软银集团已经成为全球科技领域最大的投资者之一,该公司向各地区市场的租车服务公司投资了大约 200 亿美元,包括 Uber、滴滴等公司,投资范围遍及北美、中国、印度、东南亚等市场。当各地区市场的霸主开始向海外市场拓展时,不可避免会发生软银阵营的内战,这些公司在争夺市场时使用的资金至少有一部分来自软银。
Uber 获得软银 100 亿美元后正在积极进入日本市场,将与中国的租车服务滴滴在软银的大本营展开争夺,后者同样是软银投资的公司。在印度 Uber 则与本地租车服务霸主 Ola 正面竞争,软银持有大约 30% 的 Ola 股份和董事会席位。同时 Uber 和 Ola 的竞争还延伸到澳洲市场。东南亚市场 Uber 的市占率落后于新加坡租车服务 Grab,后者在 2016 年获得软银投资,总额为 7.5 亿美元。
Uber CEO Dara Khosrowshahi 在 2018 年 2 月访问东京,并与监管机构负责人、合作伙伴代表会面,在任何市场竞争中面对同样获得软银投资的竞争对手并不意外。Dara Khosrowshahi 表示,如果你打算接受软银的投资并与之合作,需要习惯在很多领域面对来自软银的竞争,软银投资阵营中的公司相互竞争,这是一种非常特别的互相帮助。
软银集团创始人孙正义投资了许多业务相同或类似的公司,他有可能授意让这些公司在技术研发方面展开合作,并领导整个产业不断提升技术实力,走入无人驾驶时代。孙正义在最近一次新闻发表会透露,如果 Uber、滴滴或 Grab 的管理层展开沟通并达成合作协议,这样的策略可以提高股东的价值,软银会非常关注,但不会强迫任何被投资的公司做任何决定。
对于其他风险投资者来说,很少会投资业务重叠或相互竞争的公司,这样投资策略会导致投资方与被投资方的不信任、引发利益冲突,传统的投资观点认为投资可能打击已投公司的市占率,这样的做法没有意义。但软银打破了传统的投资理念,新加坡风险投资公司 Golden Gate Ventures 的创始人 Vinnie Lauria 认为,软银能执行这样的投资策略,很重要的原因是软银投资规模巨大,更像一家不断巩固市场地位的私募股权公司,不断进行外部收购。
软银集团在 1981 年由孙正义创办,早期发展的业务是软件销售,目前已在全球投资了 1,300 家公司,其中最受关注的投资是 2000 年刚起步的中国电子商务公司阿里巴巴,当时投资额仅 2,000 万美元,随着阿里巴巴不断壮大并发展为电商巨头,软银持有的股份价值也飙升到 1,400 亿美元。
拥有资金就有扩张市场动力
由于软银收购美国通信营运商 Sprint 和英国芯片设计公司 ARM 时花费大量资源,2017 年向外部投资者募集了 920 亿美元,成立全球最大的科技基金 Vision Fund。庞大的资金支持,让软银可更灵活投资不同类别的交通出游方式,对任何领域短期内的相互竞争都能接受。据软银高层透露,软银投资长期且有耐心,可以等待十年或更长时间才获得回报。每个地区市场都会有一家公司占据主导地位,考虑到每个市场的规模,这些被投资的公司不可能都认为有必要进一步扩张,软银的态度是欢迎他们互相合作。
软银的投资对被投资公司的发展战略影响力有限,只持有少数股权和控制权,大约有一到两个董事会席位,但对 Uber、滴滴这样的新创公司而言,来自软银的巨额投资,就意味着拥有向全球市场扩张的动力。Uber CEO Dara Khosrowshahi 在印度新德里接受采访时表示,虽然软银对公司战略可能还有不同意见,但他们的意见不是唯一;同时拒绝评论软银是否会推动 Uber 与其他竞争对手合并。
日本租车服务有非常严格的监管制度,正因如此,日本市场也是全球少数几个过去几年没有受网络租车服务热潮影响的市场,软银阵营的租车服务公司已对日本市场野心勃勃。
2018 年 2 月滴滴透露将与软银合作成立合资公司进军日本市场,并推出一款应用程序,供持有许可证的计程车使用。此举主要是为了解决日本监管私家车进入商业营运的担忧,滴滴平台的计程车已为上百万造访日本的中国游客提供了服务。
Uber 也看中日本计程车市场的潜力。Uber CEO Dara Khosrowshahi 表示,Uber 在日本市场的策略,是不断挖掘 160 亿美元市场规模的日本计程车产业潜力,很显然 Uber 能提供一种不同的商业模式,与计程车产业展开合作。
据知情人士透露,Ola 租车服务的管理层对软银可能推出该公司与 Uber 合并表示担忧。Ola 成立于 2011 年,比 Uber 进入印度市场早了两年。2017 年软银参加了由中国网络巨头腾讯领投的 Ola 最新一轮 10 亿美元募资。同期另外一场软银阵营的内战也在东南亚展开,Uber 在东南亚的竞争对手 Grab 获得软银和滴滴领投的 25 亿美元投资。Grab 成立于 2012 年,业务覆盖 178 个城市,Uber 在 2013 年进入东南亚市场,在 60 多个城市展开业务。以色列风险投资基金 Maniv Mobility 的合伙人 Olaf Sakkers 认为,很显然竞争难以避免,为展开价格战的双方提供资金,所需要的资金也非常高昂。
- Uber Battles Ride-Sharing Startups in SoftBank ‘Family’
(首图来源:Softba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