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绿能产业态度积极的蔡英文团队曾设定 2025 年太阳光电装置容量 20GW 的目标,海峡两岸太阳能业者及投资人无不对此殷殷期盼。新政府上任满月后,经济部 22 日赴立院报告再生能源设置目标,太阳光电装置容量确定以 20GW 为目标、风力发电则以离岸风力为主力,且装置目标自 2GW 提升至 3GW。
经济部能源局 2015 年所提出的 2025 再生能源发展目标为 17.25GW,包含太阳能 8.7GW、风力发电 5.2GW。经济部新团队所揭露目标大幅高出原目标。在太阳光电目标装置容量方面,今年底累积装机目标为 1,342MW,亦即今年度应再安装 500MW、2020 年达 8,776MW,并于 2025 年达成 20GW 的最终目标(见下表)。

土地运用松绑、电网基础建设需双管齐下
EnergyTrend 认为,这 20GW 的目标是否能落实,关键点仍在有效的土地利用规划、足够并网的基础电力设施及绿能资金的确保。
土地利用部分,经济部能源局先前表示,将灵活运用农委会开放的地层下陷区、盐业用地、污染土地、封闭掩埋场及高铁沿线的地层下陷区,供设置地面型太阳能发电厂;屋顶型太阳光电则以公有屋顶、工业厂房、中央单位屋顶、农业大棚及建筑整合应用为主。经济部长李世光上任时曾指出,已与农委会协调出一万公顷土地做为太阳能发电厂设置之用。根据 EnergyTrend 的研究,每公顷土地约可容纳 1MW 的太阳能系统,一万公顷即 10GW;若这一万公顷均能妥善,2025 目标并非遥不可及。
但电网问题是一大关卡。中国、日本与德国已开始面临电网的问题,包括资金需求高、电网容量不足而无法接受新并网、馈线分布不均或距离过长等。台电曾对 EnergyTrend 表示,除了馈线外,变电所成本也相当高,特别是与太阳能系统搭配的变电所设置成本以千万台币为单位;搭配 500MW 太阳能系统的变电所,建设资金更可能高达新台币一亿元以上。光有完善的经费也不保证变电所能成功设置,变电所设置位置及高压电缆通过区域均可能遇到居民反弹与抗议,相关沟通所需的时间成本等也应纳入考量。
大型太阳光电专案起跑前 短期目标达成仍有难度
EnergyTrend 认为,以目前行政院跨部会平台的合作、内政部法规松绑的协调、台电基础建设的开展等面向看来,未来大面积标案的推展,确实很有机会大幅提升太阳光电装置容量。然而,短期目标,例如经济部提出的 2016 年底达 1,342MW,似乎还有些窒碍难行。
若今年度需完成 500MW,与 2015 年同期相较,装设速度和新增设备的幅度应倍增。根据能源局公布的资料,台湾到今年 4 月底止,太阳能系统累积安装容量仅929MW,新增安装容量仅 86MW。
EnergyTrend 预估,除非 H1 达 140MW、H2 达 360MW 安装容量,否则今年内新增 500MW 安装容量仍有难度。

(本文由 EnergyTrend 授权转载;首图来源:Flickr/TAFE SA TONSLEY CC BY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