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医学系、护理系学生抱着满腔热血想济世救人,实习的时候,却往往遇上一个小小的障碍,那就是堆积如山的抽血、打针工作,这时,手艺好不好决定了自己的尊严与病人的福祉,要是一针就上,病人会投以感激的眼光,而家属更是无言的赞赏;要是手忙脚乱,怎么打怎么不上,病人手臂给插成了剑山,真是苦痛的折磨,脸上也充满对你“专业能力”的怀疑,而家属更是仿佛随时打算要上法院控告你虐待病人……。
但血管真的不是那么好找,江湖传说,血管“看得见的就打不到”,这是因为浅层的血管容易滑动,一针下去很容易滑开而失手,但深层的血管则无法看见,只能以触摸凭感觉衡量位置所在,而当遇上老年病人,或是住院日久血管萎缩的病人,更是看不见也摸不着,只能凭长年的经验“神乎其技”来把针打好了。
澳洲红十字会决定以科技来解决这个长久以来的困扰,利用的是近红外线,近红外线穿透皮肤与组织的能力比可见光好,而静脉中的血红素处于脱氧状态,很容易吸收近红外线,于是就能跟周围明显的区分出来,唯一的问题是:人眼看不见近红外线。
这问题很容易解决,虽然人眼看不到,但机器看得到,机器拍摄近红外线影像后,再以人眼看得见的可见光,譬如说绿色光,即时投影在手臂上,那血管在哪就一目了然,再也不用怕看不见摸不着只能盲打了。
澳洲红十字会为何要发展这套科技?原来是许多捐血者,怕不能“一针见血”,得挨好几针,于是对捐血就打了退堂鼓,澳洲红十字会心想要是能改善“中针率”,应该能大为鼓励捐血善行,澳洲红十字会在雪梨找来 900 名志愿捐血者来测试这项新科技,其中有 300 位是第一次捐血,600 位曾经捐过血,以此实地测试,来评估这项新科技的效果,志愿者抽血时是否更无痛、日后更愿意捐血,以及这样做的成本是多少。
就让澳洲人先当白老鼠测试看看啰,不过,如果真的如理论般有效,相信国内所有需要打针抽血的病人,都一定会希望快快引进这项科技。
- Near-infrared device makes veins easier to find
首图来源: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