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苗栗龙凤渔港远眺,台湾首座具商业规模的离岸风场海洋风电海上工程正如火如荼进行,但远从欧洲来台协助的工程人员除要克服高温外,还常遇到不速之客“无人机”,恐因电波干扰引发工安疑虑。
位于台湾西北苗栗县外海,海洋风电(Formosa 1)第一阶段的 2 支 4 MW(百万瓦)风机装设是台湾首次进行离岸风机装设工作,从建设台湾首座海气象观测塔开始,到风机完工、取得台湾首张离岸风电发电机组电业执照花了约 2 年时间,其中实际施工装设花了约 4 个月。
以第一阶段的经验为基础,第二阶段装设 20 架容量 6 MW的风机,海上工程在今年 5 月底如火如荼展开,德国风机商西门子歌美飒团队在 9 月 16 日进驻台中港,特别为离岸风电修建的预组装码头,远从欧洲远道而来的专业人员与台湾本地人员共同搭建起台湾首座风场的里程碑,预计 10 月底前完成最后 5 支风机装设工作。
由于安装船每次仅能载运 2 支风机部件出海,除出海安装前约需 2 天时间准备外,出海后的安装时间长短则完全看海上风浪而定,但外国专家们第一个要克服并不是台风、地震与恶劣海象的威胁,而是“天气热”,适应台湾热情如火的气温后,才能逐渐拉长工时,赶上预定期程。
除了高温、台风等气候因素,海洋风电相关人员透露,风机装设期间最常遇到的不速之客,其实是好奇民众操作“无人机”,近距离空拍风机。相关人员无奈表示,虽然无人机很小,但仍会造成一定程度干扰,以工程安全考量来说都可能引发施工疑虑。
为了确保施工及运转期间安全无虞,海洋风电风场位于 60 米以上禁止施放有碍飞航安全物的禁限航区,并在预组装码头的台中港运维办公室设有海事协调中心,由多名台湾与外籍工作人员透过多部电脑监控、协调风场内船只进出状况与航线。
负责海事协调的工作人员说明,施工期间已与当地渔民协调暂停在风场内的捕鱼作业,完工后会重新开放,但必须距离风机基桩 50 米以上,“一方面是如果基桩掉漆可能加速腐蚀,另一方面其实是更担心渔船撞坏出事。”
不过,由于目前渔船多未装设船舶自动识别系统 AIS,工作人员表示,未来可能由渔业署补助装设,以便风场运维期间监控风场内船只状况;比较难管控的则是非法拖捕渔船,这部分会与渔民合作,渔民发现违法船只时,风场人员再协助提供相关影像,至海巡署报案处理。
(作者:廖禹扬;首图来源: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