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普通翻译不同,专利翻译由于涉及众多专业词汇,翻译机构通常会借助专门的工具进行处理。如今,联合国已经开发出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翻译机 Wipo,将专利翻译的品质又提升了一级。
(Source:FT)
Wipo 项目的成员主要来自爱丁堡和蒙利利尔这两所大学的工程师与 AI 学术专家,他们研发的“神经网络”能够在精确翻译专利技术语言的同时,保留比其他系统更为自然的语序,这一点在翻译两门差别较大的语言时,优势尤其明显。
研究人员一开始训练 Wipo 时,让它从中文、日语和韩语入手,将这些语言的文档翻译成英语,因为以这三门语言撰写的专利申请占全世界专利申请量的一半以上,其中以中国的增长最为迅速。
Wipo 采用了专门为神经网络设计的新一代图形处理单元(GPU),将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供的文件共计 6,000 万句中文,与其提交给美国专利局的英文版(由专业人员翻译)进行对比,逐步进行“学习”。
为了评估 Wipo 的翻译品质,研究人员使用了一个名为 Bleu 的程式,由 AI 专家来评估机器翻译系统。结果表明,Wipo 的表现不仅优于我们常用的 Google 翻译,也超越了“欧洲专利局专利翻译系统”。后者是基于 Google 翻译改造而来。
目前,Wipo已经推出了公测版,供民众试用。从测试版提供的译文编辑功能来看,应该是会将用户所修改的版本做为机器学习的来源之一。
虽然这一技术已经针对专利翻译进行优化,但它之后也会用于联合国的其他部门,包括粮食及农业组织、国际电信联盟、国际海事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等。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总干事弗朗西斯·居里(Francis Gurry)表示,AI 是一个需要重金投资和投入大量专家的的行业,而新的 Wipo 系统表明公共组织也能够在实际应用中与财大气粗的科技公司竞争。
“我们在专利翻译的品质上要优于 Google 翻译,我们与大学网络合作成立了一个小型团队,而我们已经能够击败一个资金充足的公司了。”
居里表示,这套系统将免费提供给大学和其他非营利组织使用,而商业机构则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我们希望能够赚取足够的资金来支付我们的投资成本”。
(本文由 爱范儿 授权转载;首图来源:shutterstock)